环球热点!不得强制扫码!对消费者哪来这么多不公平的规矩

2023-05-09 13:45:29 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


(资料图片)

“必须使用小程序才能点餐”“必须关注公众号才能开发票”……众多消费场景中的强制扫码问题惹人烦恼。对此,北京市消费者协会5月9日公开劝喻经营者,不得强制消费者关注公众号或使用手机APP、小程序进行自助点餐或购物、缴费。

如今,扫码点餐几乎成为各大餐饮店标配。相比于传统人工点餐,自助操作既为消费者省去了沟通成本、减少了排队时间,又能替商家降本增效。可随着这项应用逐渐普及,一些商家却开始夹带私货,在点餐过程中附加“强制操作”。无故索取手机号、定位信息,关注公众号才能点菜买单,扫码之后来回跳转、四处引流……赤裸裸收集个人信息,显然偏离了点餐工具的本质,北京市消协公开劝喻相关经营者,要求还消费者“点餐自由”,可谓直击痛点。

在“数据即资产”的今天,频繁索取个人数据,多是盯准了后续的精准营销。比如,用户关注了公众号,意味着商家有更多机会推送广告、宣传产品;消费者提供了手机号,商家就可借助电话、短信等更为私人的方式精准触达“私域流量”;而当来客数据形成规模效应,商家也就有了资本对潜在消费者构建画像。打着技术便利的幌子给自己引流推销,无论最终目的为何,都已经侵害了消费者权益。从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到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,都明确规定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要遵循“最小必要”原则。更何况,私人信息被第三方平台获取后,谁能保证其不会被“二次倒卖”,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,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害又该由谁承担?

一段时间以来,为整治扫码点餐侵权乱象,各方动作不少。从市场监管局开展专项排查,到微信整改“扫码点餐过度索取”,再到眼下北京消协公开劝喻,都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消费者的基本权益。但由于扫码点餐覆盖率越来越高,即便遇到侵权,消费者也大多“一气了之”,不想花精力深究。从这个角度说,除了消费者主动维权,有关方面的常态化监管也不能落空。必须加大处罚力度,让商家清楚明白可为与不可为的边界。同时也不妨考虑将治理关口前移,从技术路径出发将扫码点餐与个人信息索取解绑,让点餐买单真正回归纯粹。

技术理应更好服务于人,而不能成为新的侵权工具。商家必须明白,更好服务顾客才是经营的根本所在。本本分分、少点鸡贼,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。

图源:视觉中国

标签:

上一篇:AI哨所|揭开元宇宙惨死之谜:扎克伯格、AI都是“凶手”! 世界播资讯
下一篇:最后一页
业界
更多
手机
更多
测评
软件
数码